文 | 有书寒江雪51策略
2025年,7月7日是“七七事变”爆发88周年,“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蓄意制造“七七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军民对日本侵略者进行了顽强抵抗。
“七七事变”爆发,拉开了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序幕,由此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虽然已经过去了88年,但是那段充满血泪的历史,那些血染山河的先辈,我们始终不能忘记,也从来不敢忘记!
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88周年仪式暨《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主题展览开幕式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举行。
展开剩余86%《人民日报》新媒体推出了重磅纪录片《一夜之间》,讲述亲历者所经历的“七七事变”。
88年前的卢沟桥,到底发生了什么?
卢沟桥位于北京西南约15公里的永定河上,是平汉、平绥、北宁三条铁路线的交叉中心,既是南下的要冲,又是北京的咽喉要道,卢沟桥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当时的北宁铁路线已经被日军控制,日军可以随时截断平汉、平绥、北宁三条铁路之间的联系,因此卢沟桥的地理位置就显得格外重要。
如果卢沟桥失守,那么平汉铁路线也就为日军所得。
日军就可以控制平汉铁路,使北平进退失据,成为一座孤城,华北地区就会进一步被侵占。
“卢沟桥!卢沟桥!国家存亡在此桥!”
1937年7月7日,日军开展演习蓄意制造事端。
驻丰台日军第1联队第3大队第8中队在卢沟桥附近进行夜间军事演习,演习地点靠近中国守军第29军防区。
22时40分左右,日军声称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被中国守军断然拒绝。
7月8日凌晨5时30分,日军在未通知中方的情况下,突然炮轰宛平城,并向卢沟桥发起进攻。
驻守宛平城的第29军37师219团立即还击51策略,双方在卢沟桥及周边展开激战。
中共中央发出《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呼吁:
“全中国的同胞们!
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
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全中国的同胞们!
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
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号召全国军民团结起来,共同抵抗日本侵略者。
7月8日下午,日军再次进攻,中国军队顽强抵抗,夺回卢沟桥。
日军假意谈判,实则增兵。
7月9日,双方达成停火协议,日军承诺撤兵,但仅撤出部分兵力,暗中调集关东军和朝鲜驻屯军增援华北。
7月11日,日本内阁决定向华北增派3个师团,并发表声明称“不扩大事态”,但实际加紧军事部署。
7月18日,日军再次炮击宛平城,并占领丰台火车站,切断平汉铁路。
日军增援部队抵达华北,战争态势进一步升级。
7月底,日军向通县、南苑等地发起总攻,同时进攻天津,北京、天津随后沦陷。
卢沟桥事变标志着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中国进入全国性抗战阶段。
1937年9月,国共两党达成协议,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抗击侵略、救亡图存成为中国各党派、各民族、各阶级、各阶层、各团体以及海外华侨华人的共同意志和行动,中国由此进入全民族抗战阶段51策略,并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中国共产党勇敢战斗在抗日战争最前线,引领中国抗战的前进方向,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全体中华儿女前赴后继、勠力同心,为国家生存而战、为民族复兴而战、为人类正义而战。
9月25日,八路军第115师取得平型关大捷,歼灭日军1000余人,缴获大量武器和军用物资。
这也是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打破了日军所谓“不可战胜”的神话。
为粉碎日军的“囚笼政策”,1940年8月,八路军在华北对日军发动了大规模的“百团大战”,钳制了日军大量兵力,沉重地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
在这民族存亡时刻,中华儿女的爱国精神空前高涨,筑起一道不屈的精神长城。
视死如归、战斗到底的八路军“狼牙山五壮士”。
他们虽然只有5个人,但是坚定沉着,利用有利地形奋勇还击,打退日伪军多次进攻,毙伤90余人。
面对步步逼近的日伪军,他们宁死不屈,毁掉枪支,纵身跳下数十丈深的悬崖。
他们的壮举,表现了崇高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
不畏强敌、浴血奋战的新四军“刘老庄连”。
面对侵华日军的大规模“扫荡”,为掩护人民群众安全转移,新四军3师7旅19团2营4连的82名官兵,在连长白思才、指导员李云鹏的率领下,奋勇阻击各路敌人。
整场战斗,浴血奋战12个小时,毙敌170余人,伤敌200余人,终因弹尽粮绝、寡不敌众,全部壮烈牺牲。
抗日英雄马本斋的母亲白文冠,在日军软硬兼施、逼迫她给儿子写信劝降时誓死不从,最终绝食7天为国捐躯,写下了“儿子,骁勇抗日,威震敌胆;母亲,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民族壮歌。
四川安县青年王建堂请缨参军杀敌,老父亲王者诚送给儿子一面白布大旗,旗的正中写着苍劲有力的“死”字。
旗子左边的小字写道:
“赐旗一面,时刻随身;
伤时拭血,死后裹身;
勇往直前,勿忘本分。”
“赐旗一面,时刻随身;
伤时拭血,死后裹身;
勇往直前,勿忘本分。”
中国人民经过长达14年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打败了穷凶极恶的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取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人民以巨大民族牺牲支撑起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伟大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牺牲最多的民族解放战争;
也是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谱写了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进程中彪炳千秋的史诗。
为了抗击侵略,爱国将士铮铮铁骨战强敌,中华儿女前仆后继赴国难。
伟大抗战精神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照亮民族振兴、奋发图强的道路。
伟大抗战精神,如巍峨的丰碑,矗立于民族记忆深处;
如不熄的火炬,照亮伟大复兴征程。
它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激荡在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胸膛,化作无坚不摧的意志,引领我们跨越一切艰难险阻,向着民族复兴奋勇前进!
一个民族之所以伟大,根本就在于在任何困难和风险面前都从来不放弃、不退缩、不止步,百折不挠为自己的前途命运而奋斗。
挺起民族脊梁,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我们走人间正道、干正义事业,信心十足、力量十足。
卢沟桥畔,警钟长鸣;神州大地,山河日新。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发布于:北京市配查信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